產品名稱:新疆玉米聚乙烯地膜降解專用自然生態(tài)降解母粒PDM5000
型號:PDM5000
適用范圍:新疆玉米聚乙烯地膜降解專用,添加比例低,保墑保濕好,契合玉米的破膜周期。
符合標準:GB/T20197,GB/T19277
技術原理:
自然生態(tài)降解PE薄膜技術是一種依據PE薄膜丟棄自然環(huán)境條件下降解的一類創(chuàng)新技術,自然生態(tài)降解PE薄膜的降解技術設計宗旨是保留其作為商品所需的全生命周期中的使用壽命以及其力學、機械、阻隔、透明等商業(yè)性能,丟棄后可使PE薄膜自然條件下即可實現(xiàn)生物降解。
自然生態(tài)降解PE薄膜降解原理,是在PE薄膜中加入自然生態(tài)降解母粒,使其發(fā)生作用變成可自然生態(tài)降解PE薄膜產品,其機理是自然生態(tài)降解助劑加速了PE塑料與氧的反應和提高氧原子插入聚合物鏈的速度,PE塑料在有氧環(huán)境中被斷鏈成小分子物質,然后被自然環(huán)境中普遍存在的微生物分解。添加了自然生態(tài)降解助劑的PE薄膜降解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添加了自然生態(tài)降解母粒的PE薄膜與空氣中的氧反應,引發(fā)添加劑攻擊聚合物碳鏈,碳主鏈被氧化形成分子量≤10000或更小的分子碎片(歐洲和日本的科學家認為,分子量小于40000的低聚物即可以被微生物吞噬)。這個階段中降解是一個非生物過程,是促使氧原子插入聚合物斷裂處碳主鏈上形成各種官能團(如羧酸、酯、醛和醇等)。聚合物從疏水性大分子鏈變?yōu)橛H水性小分子鏈,從而使分子鏈碎片更容易被細菌侵蝕消化;
第二階段:PE薄膜通過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微生物(細菌、真菌和藻類)作為營養(yǎng)源吞噬分解,最終分解為二氧化碳、水和生物質,這個階段的降解我們稱之為生物降解過程。
無論是在露天暴曬還是在實驗室狀態(tài),都可以達到60%以上降解率的要求(國標20197與19277對生物降解率的最高檢測要求就是60%)。在實驗室狀態(tài),對于厚度小于0.15的薄膜,是模擬3個月自然環(huán)境的老化后,進入生物降解階段。模擬老化可以選擇紫外或者氙燈老化。進入生物降解階段,國際上聚烯烴降解標準(PAS9017:2020)要求是730天90%以上的降解率。這大大高過中國國標。
該自然生態(tài)降解PE薄膜技術大大超越國標,與國際上聚烯烴降解標準(PAS9017:2020)吻合。
基于此,在PE里混入自然生態(tài)降解母粒后,生產出來的產品,已經具備了生物降解的性能,且其生物降解率180天大約60%,達到了我國38082所要求的生物降解率,滿足我國國標要求。無論是在露天拋棄、垃圾填埋還是有氧堆肥都可以做到全生物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