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塑料制品將被禁用,你準備好了嗎?國家發(fā)改委等9部門日前印發(fā)《關于扎實推進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公布了禁限相關塑料制品的細化標準。今年1月,《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印發(fā)實施,意見提出到今年底,在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等地的商超、書店等場所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早在2008年6月,我國開始施行“限塑令”,但從10多年的執(zhí)行情況來看,確實有些不盡如人意。一方面,商家受利益驅使,在“限”字上做文章,打擦邊球;另一方面,消費者對塑料袋過度依賴,讓不可降解塑料制品有了一定生存空間。如此語境下,今年年底,我國將開始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等部分一次性塑料制品,顯然向“禁塑”邁出了實質性一步。
??從“限塑”到部分“禁塑”,執(zhí)行是關鍵。相關部門應形成合力,全力推進。比如,環(huán)保部門應一律叫停生產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企業(yè),同時停止此類項目的審批,從源頭上控制“白色污染”的產生。市場監(jiān)管部門應加大對生產、銷售環(huán)節(jié)的監(jiān)禁力度,對重點環(huán)節(jié)和流通領域保持高壓嚴管態(tài)勢。
??從“限塑”到部分“禁塑”,宜堵更宜疏。必須厘清的是,實施“禁塑令”,不是封殺所有塑料制品,而是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各地應加快替代產品的研發(fā)、生產和供應,推出更多質優(yōu)價廉的可降解塑料制品,滿足市場需求。目前來看,國內替代產品生產技術成熟可靠,產品產量充足,可以滿足“禁塑”后的市場需求。這也是我國在年底開始推行“禁塑令”的底氣所在。
??禁用一次性塑料制品,關鍵是有環(huán)保產品替代。從目前全國市場情況來看,只需要進行技術改造,降低生產成本,逐步降低銷售價格,就會越來越得到消費者青睞。